“听说欧元跌得很厉害,现在去欧元区买东西是不是超实惠啊?要不要走起呢?”最近朋友圈的土豪又纠结上了。
遇到节假日,市民出境购物、消费成为常态。而从去年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延续单边上升趋势,非美货币跌幅颇大,相较而言,人民币仅对美元温和贬值,对诸如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的升值幅度相当惊人。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例,从去年5月份以来,跌幅已经超过18%,而日元同时期兑人民币汇率跌幅也超过13%。
春节前后想出境扫货的,该如何利用汇率升降,让手头的人民币花得更有价值?跨境消费又有哪些准则需要遵守呢?本期新春特刊,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看数字
比之去年同期 欧洲购物打八四折
欧元大幅贬值,市民在银行购买欧元,能省不少钱。根据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显示,去年年初,兑换1万欧元需要大约8.3万元人民币,而现在,兑换同样金额的欧元则只需要约7万元人民币,一年时间节省约1.3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与去年同期相比,现在去欧元区购物相当于打了8.4折。
“从外汇市场行情走势来看,对于市民来说,近期出境购物,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都挺实惠。单看大家熟悉的韩国,去年7月份,100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最高为0.615元,目前跌到0.57元左右,跌幅超过7%;还有欧元区,去年5月份,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在8.6元左右,今年1月26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7,目前维持于7.05元左右,跌幅超18%;日元跌幅也超过13%;而相对于澳元、加元、卢布等货币,人民币也有较大幅度升值。”
如果再将时间轴拉长,最近两年半以来,日元兑人民币贬值约34%,这是自中国1994年开始实行现行汇率制度以来,日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最严重的时期,现在揣着人民币去日本花钱非常划算。算笔账:去年5月,100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15元,去年12月上旬在5.06元上下,最近一段时间有所反弹,目前在5.32元左右,相比去年5月等于打了8.7折。
以携带10000元人民币前往日本消费来算,去年5月份能换到约16.3万日元,而现在可以换约19万日元,足足多了2.7万日元(按近期汇率,折合人民币1400元左右)。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相对非美货币还是挺有购买力的,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金融市场部产品经理吴崴分析,“从去年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延续单边上升趋势,非美货币跌幅颇大,其中:欧元下跌18.5%、加元下跌14.2%、澳元下跌16.2%、日元下跌16.8%,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坚挺,仅对美元温和贬值2.5%左右。因此,人民币对诸如欧元、加元、日元、韩元等非美货币的升值幅度也相当惊人。”
看提示
“去俄罗斯抄底”不现实 跨境购物还需“避雷”
“相比半年前,前往美国外的其他境外地区的消费者将获得较大的实惠,不过此前网上纷纷热传中国大妈到俄罗斯抄底奢侈品,建议大家不要效仿,目前俄罗斯的各种商品也在纷纷提价,特意前往购物可能得不偿失。”
汇率升降为市民跨境消费带来好处,不过在境外消费也有些问题要小心,以免一不小心掉进陷阱,就得不偿失了。比如针对“去俄罗斯抄底”的传言,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财富管理部理财经理孙洪业就有话说,此外,孙洪业还针对跨境消费提供了一些建议,这可都是经验的总结啊,大家仔细瞧瞧:
尽量选择银联支付。通过银联渠道支付采用人民币计价,可以避免支付隐性的货币转换费用。
如果无法通过银联支付,请尽量选择当地货币进行刷卡支付。如在澳大利亚购物,最好用澳元支付,否则将被计收1.5%的货币转换费,且不封顶。建议消费者最好在出国前到银行办理一张多币种国际信用卡。
不要忘记退税。购物退税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瑞典,目前包括欧盟主要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这一制度。消费者除了离境时可在当地机场办理退税外,如工行环球旅行信用卡用户还可在上海工行指定网点办理退税。
携带适量外币现金。除出租车费及小费外,境外大多数地区都可使用信用卡,因此不建议携带大量外币以免盗抢、遗失等风险。
看例子
日本
时隔两年去旅游
褚女士一趟省两万四
“我记得前两年,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还蛮高的,2011年吧,100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好像在7元左右,6.8的样子。这次我去兑换日元时,100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在5.36元,后来刷卡的时候到5.32元左右。”
1月底2月初,褚女士和家人刚从日本自助游回来,聊起这趟九晚十天的行程,褚女士说,本来只是时间刚好就去度假顺便购物,没想到汇率的问题,后来算了一下,照两个人全程花销11.5万元,好像省了不少钱。
以2011年与目前汇率对比,100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8下滑至5.32,意味着褚女士这趟行程至少节约了近2.4万元人民币。“这还不算退税,我记得之前去日本没有退税的,现在除了在日本现吃掉的,其他连一包小鱼干都可以退税。”
韩国
利用两国汇率差
可以省下不少钱
在亚洲,韩国也是购物圣地,由于韩币兑美元,与人民币兑美元存在利率差,所以即使是同价位的奢侈品,也是在韩国买更实惠。
韩国购物,国人最熟悉的有明洞、乐天免税店、东大门,小优是个韩国代购,也常去韩国,韩国值得带回国的化妆品,雪花秀、whoo后、菲诗小铺、兰芝都是严重不错的品牌,时尚品牌中,MCM、小马包都是很实惠的,她自己曾经买过一个小马包,上海专柜将近2000元,韩国只要几百元。如果要逛商业街,可以去欧狎亭,位于韩国的富人区,有很多奢侈品和个性商品,至于淘宝上遍地的“东大门”商品,她说假的多,真的少,“东大门”的大衣价格在千把块钱,质量不错。
韩国购买商品,如果量比较大,可以和店员商量折扣,特别是面膜这类的商品,很多人都是一箱箱带的,建议有兴趣的找人拼箱,可以省下不少钱。
不过,她表示,韩国的购物季已经结束了,近期价格和平常差不多,而且她收到通知,可能2月起,很多化妆品要上浮10%左右,因为过年期间中国人去的比较多,所以价格不会特别便宜。
美国
汇率升了不要紧
奥特莱斯依旧很实惠
美国很多的本土品牌为国人所熟知,比如化妆品的倩碧、科颜氏、雅诗兰黛,箱包类的COACH、MK、KATE SPADE、Gucci,还有CK、Nike、PAUL FRANK、Levi's这些我们熟知的品牌,关键是,美国随处可见outlet(奥特莱斯),价格甚至比很多欧洲国家还便宜,最近大家都在说美元升值,实际上升的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多,较圣诞季时涨了0.1左右,但这不影响它成为春节出境游的优选地。
张先生夫妇在12月左右刚刚去美国蜜月游,正好赶上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当时的汇率是6.15左右,用他的话说,是被那里的价格吓到了:给母亲买了个包,美国的价格是299刀,折成人民币不到1900元,国内专柜缺货,同款小一号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最新款不打折;他老婆买了个包,美国是过季清仓货,打完折是99刀,折成人民币600多元,国内属于热卖货,原价是6000元,打七折;在美国奥特莱斯的耐克专卖店,看到所有的球星鞋和所有款式的运动鞋,价格都比国内低很多,比如詹姆斯11代的篮球鞋,那边只卖110刀左右,有的还能打折,国内差不多要2000元,普通的篮球鞋国内600-800的价格在美国只要50刀左右;差价最大的是COACH,有的不到国内价格1/4, 像Levi's牛仔裤大多在50刀以内,CK,PAUL FRANK都是国内的一半价格。
“到了那里,发现美国产的化妆品、奢侈品、日用品,都很便宜,我们就见啥买啥。”张先生说:“回来还特意到和义大道、奥特莱斯去看了看,就特别后悔,如果下次去,一定要多做些功课,把路费赚回来。”
张先生特别推荐的是纽约的WOODBURY奥特莱斯,因为足够大,品牌足够多,囊括了大部分的中高端品牌,价格很低,虽说是打折款,但很容易淘到国内最新款或是还未上市的新款。
推荐的品牌有COACH、CK、Nike、科颜氏、雅诗兰黛、MK、KATE SPADE,虽然现在已经不是美国的购物季,但价格比国内肯定是实惠不少,建议大家出行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因为很多人都是拿着清单去扫货的,不然时间肯定来不及。
澳洲
喜欢羊毛制品的
可以下手了
从2014年下半年起,澳币、新西兰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得比较厉害,特别是澳币,从去年高位的5.8跌到了4.8,这对于想买羊毛被、UGG雪地靴、驼羊毛毯、天然化妆品之类产品的人来说,是莫大的福利。
李女士定居新西兰,汇率从原来的100纽币兑520元人民币跌到了450元人民币左右,在她看来,汇率变化,小件感觉不大,但如果买大件,还是能实惠不少钱的:比如新西兰的UGG雪地靴价格不到200纽币,羊毛被、驼羊被在100~700纽币,驼羊毯的话,价格在200~300纽币,按照汇率变化,每100纽币实惠了70来元钱。喜欢户外的,则可以去超市淘淘优质的户外品牌,比如本土的Icebreaker和Kathmandu。
澳大利亚有很多纯天然护肤、化妆品,如Jurlique和Aesop,最推荐的购物地是悉尼的皮特街和牛津街,云集了如Chanel、Dior、Gucci、LV、Armani等顶尖名牌和澳洲本土一线品牌。要实惠的,可以去工厂店淘过季减价服饰,因为季节相反,拿到的其实是当季商品。
在澳洲购物,有三个注意事项,都是给跟团游的游客的:1、跟团游的游客可以借领队优惠卡,有的会有8折优惠,还要用好代金券;2、澳洲退税有消费金额要求,一定要看清;3、旅行团带去的工厂店、消费店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羊毛制品,价格可能会差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