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很多成年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总是要思考一番,然而,要问孩子这个问题时,就简单多了,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有父母的关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起带他去玩耍等等在成年人眼中的小事都会让孩子感到幸福,幸福于他们而言,再简单不过了。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周年的同时,新型的家庭结构和消费文化正在大量出现。当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并组成了新的家庭,他们夫妻二人,二人的子女,还有他们的父母聚集在一起的“4—2—1”家庭模式日益普遍化。祖父母一代具有较强的消费意愿,30岁一代(80后)有较强的培育子女的意识,就是这样的家庭模式,让很多商家看到了社会结构变化派生出的“消费生活的变化”,发现了商机。于是,市场上纷纷涌现出儿童用品的名牌产品,商家根据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做足了“功课”,开始将儿童用品推向高档化的路线,其价格可想而知。
平心而论,一些质量过关、产品安全健康的儿童用品,价格高一点,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名牌,过分追赶时尚潮流,以致成本增加、售价过高,甚至价格虚高,让儿童市场呈现出“越贵越好”的消费趋势,这与理性消费是背道而驰的。商家一方面应该把握市场商机,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健康的用品,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家长和孩子营造更好、更理性的消费环境,鼓励家长们适度消费,维护好儿童市场良性竞争和发展的环境。
家有“小皇帝”、“小公主”的家长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选购孩子的用品时,只要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可以满足孩子,但要适可而止;对于经济条件尚不富裕的家庭,更是要量力而行。同时,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正确、理性地消费习惯。不要一边抱怨孩子的用品太贵,一边又在商场“血拼”,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要总想着用物质来弥补孩子,有时间多带孩子逛逛公园、走走乡村,陪他玩耍,带孩子去图书馆、实体书店买书看书,帮助孩子了解大自然,培养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
对于社会而言,相关部门应做好价格监督工作,规范儿童消费市场,别让儿童用品贵得太离谱,别让一些家庭因为买不动一些儿童用品而因此受挫,要培育理性消费、并与广大家庭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市场。同时,也要做好提示工作,要让广大消费者树立起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
孩子的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因此,不论是家长、商家或者相关部门,都要竭力为孩子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别让“高档消费”复杂化了孩子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