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时尚频道> 亲子育儿> 正文

致敬! 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

本版插图 詹同

【主持人】

阿竹

【嘉宾】

任大星

作家

张之路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获得者

梅子涵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上海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朱寅年

新阅读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的话

在昨天闭幕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一场以致敬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为主题的论坛,将众人的视线汇聚到了原创儿童文学。亲子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相比引进儿童文学,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却受到冷落。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难道不如国外的?今天的中国作家能否书写经典?

A 致敬老一辈的经典作品,关注具有经典潜质的新作

主持人:第二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您主持了以“致敬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为主题的论坛,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为何选择这样的主题?

梅子涵: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总体水准未必能够与欧美比肩,但是,中国曾经有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五四时期,在缺少世界儿童文学作品参照的情况下,当时的作家们靠着天赋写出了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向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致敬,因为在老一辈作家身上,我们读到了文学的安静,他们对语言讲究且富有个性,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浓烈的情感,可以品味到那种真实的乡下泥土的味道、城市马路的味道。他们的作品用符合儿童阅读的语言写得天真幽默,并且对儿童成长给予恰当的引导。那个年代,没有版税,作家们的创作态度是真诚和负责任的,出版社的审稿是严格的,编辑是内行的。在读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努力。

主持人:今天,中国的家长们在为年幼的孩子选择读物时,似乎更倾向于国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为什么?

梅子涵:人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大家共享的,好似满天星斗,哪颗亮大家就看到哪颗。读者买书时当然有自己的选择标准,认为国外的作品更好,所以买引进版图书,很正常。

老一辈的中国作家们创作了很多堪称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未来的经典是在过去的经典的基础上站起来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作家在认真地写作,并且,创作出了具有经典品质的作品。出版社应该多关注那些安静写作的作家,给那些具备经典品质的作品,更好的推广和宣传。

B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切莫“老死不相往来”

主持人:任大星先生已九十高龄。上世纪五十年代,您的《吕小钢和他的妹妹》就已获得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在您眼中,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这些作品具备哪些特质?

任大星:我从小是个书迷,根本不知道小说之中还该分什么“成人小说”和“儿童小说”。我可等不得长满了胡须才去看《水浒》《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和《福尔摩斯探案》。从当时的情况看,不光我是这样,凡是喜欢看书的孩子都是这样。就我所知,到了现在,喜欢看书的孩子也还是这样。正因为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我想阐明一个观点:专为孩子们出版的所谓儿童小说,并不是爱读小说的孩子们非此不可的必需品。

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问世时并不专为儿童读者出版,但由于它广受儿童读者喜爱,结果成了一部世界公认的优秀儿童小说。再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作品,也都是这类“老少咸宜”的儿童小说。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作品,吴承恩的《西游记》,也应该是事实上的儿童小说。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小说,我国起步较晚,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为我国的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当我还是一个小书迷的时候,我便有幸读到了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而且对我嗣后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些现代儿童小说。我指的是鲁迅的《故乡》和《社戏》,还有冰心的《离家的一年》和《寂寞》等。鲁迅和冰心的这四篇作品,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情动人,以作品所包含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使之进入美好动人的艺术境界,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中篇儿童小说《城南旧事》,也有同样的艺术感染力,同样广受小读者的喜爱。上述作品,全都应该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国现代儿童小说中的经典作品。

在当代文学领域,叶圣陶的短篇儿童小说《半年》《一桶水》《邻居》《儿童节》《一个练习生》等;老舍取材于新加坡生活的长篇儿童小说《小坡的生日》;张天翼表现贫富对立为主题的中篇儿童小说《奇怪的地方》;记者华山的中篇儿童小说《鸡毛信》,足以代表我国当时儿童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称之谓儿童小说的经典作品,决不过分。

主持人:您是否关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

任大星:限于我的体力、精力和视力,近年我很少阅读新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方面的意见很可能是相当主观的。我希望当前的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儿童小说,题材内容不要太局限于儿童生活的小天地,而应该放到整个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去。少年儿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正在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着的“未”成年人。所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题材内容局限于儿童生活的小天地,而不让作品主人公(少年儿童)放到整个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去,这就必然会削弱了儿童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我似乎觉得,儿童文学作家也应该多关心成人社会的生活,多写写成人文学作品;反之,成人文学作家也应该写写儿童文学作品。中外文学史上可以举出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千万不要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形成一道相互隔绝、视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为高墙。

C 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须摆脱“取悦别人”的心态

主持人:关于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与国外作品的比较,我们听到不同的观点,作为作家,您比较关心的是什么?

张之路:我经常看到评论家对国外作品的简单明快的介绍和赞美。但是对中外儿童文学的比较还缺少量化的、有广度的、有深度的、有说服力的分析。谈到儿童文学的经典,有人认为,国外的儿童文学经典比比皆是,而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绝无仅有或是凤毛麟角。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已经进入经典的行列,是可以和国外儿童文学比肩的,只是不被重视罢了。面对这些不同的评价我也困惑,我特别希望看到这样的文章——不是和全世界比较,而是和某国比较;不是空泛的号召,而是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写作就可以有个可以参照的坐标。

我们还处在一个创作不自信的的状态。为了走出去,有些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就在想。我是写出有中国特色的孩子形象好呢?还是有普世价值特点的孩子更能得到世界的认同。

我的一个学生在美国生活许多年,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她几天前告诉我,现在美国的许多小学生也要去上许多课外班,因为公立学校的中学资源有限。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庆幸,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写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不怕人家看不懂了。还有报纸说,英国聘请中国的一百个中小学数学老师去英国任教,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小学数学的教育应当借鉴。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同行,不是谁好谁差。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应该充满自信,在文学上下功夫,而不是非要去取悦别人!

D 市场繁荣,但经典作品数量不够让人满意

主持人:近些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市场一片繁荣的同时,似乎并没有多少堪称经典的作品问世?

张之路:因为儿童文学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几乎全国所有的出版社都开始涉及儿童书的出版。但是,出版优秀的尤其是成为经典作品的品种和数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几年前评论家雷达先生曾经就成人出版乱象说过一句很大胆也是很中肯的话,他说,有些作家每天制作许多垃圾,其他的作家为了不被掩盖,于是也要制作更多垃圾。

儿童文学是不是也存在着这个问题——为了增加数量,出书的门槛越降越低,图书缺乏孕育的过程,图书出版后没有打磨和考验,只是找名人推荐,只闻一片赞誉之声……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经典的产生。

我们近几年的儿童图书越来越多,各种图书的广告,各种推荐书单让人眼花缭乱。推荐书单就成了当下的一种乱象。当有的学校老师希望我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困难,很惶恐,因为报纸上、网上的书单太多了,读者闹不清这是变相的广告还是真实意见,有些无所适从。这种现象给选书增加了成本,除了时间,更大的遗憾和危害是孩子读不到好书。

主持人:在电子媒介日益繁荣的今天,儿童文学经典会否被淹没?

张之路:这也是我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有一次,在农村的路上。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大约有六七岁,妈妈在一旁买菜,他的手里拿着两个火柴盒大小的木块,一会儿在地上推,一会儿又在天上飞,一会儿一手一个让两个木块交锋,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猜想他可能把木块当成汽车、坦克或者飞船,正沉浸在他的幻想世界里。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如果做游戏的话,玩具不会是两个木块,他们玩的是电脑等高科技的产品。那么哪一种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呢?哪一个孩子更爱读书呢?这个问题可以留待大家去思考。

E 期待更多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

主持人:作为阅读研究者,同时也是一名家长,您在为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会有哪些方面的考量?

朱寅年:作为家长,在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不会太多考虑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作品,更关心的是绘本画得好不好,故事能否打动孩子。我还听到一些家长感慨,为何很少看到传统题材的绘本。引进版的绘本内容很好,但是,人物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孩子形象,绘本中的节庆习俗也是西方的。

新阅读研究所研制基础阅读书目的时候,会考虑到一定比例的中国原创作品。小学基础阅读书目中,中国原创作品可以达到40%,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这个数字是在20%-30%。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原创绘本的出现,还需要时间。

主持人:您心目中,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

朱寅年: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人类的普世价值——真善美,兼具至真、至善、至美的作品,一定是经典。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