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遭受的创伤都是很典型的,我们当前的父母应该获得一定的警示。
首先,与母亲关系中积存的期待、委屈、愤懑、失落会干扰到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与母亲不亲,没有“亲”的感受和体验,因而会渴望“亲”,追求“亲”,可是真有了亲密关系、恋爱或婚姻,他们又不会“亲”。母亲的角色天生是包容、接纳、爱抚、保护孩子的,可是她把孩子推给了别人。孩子看到的也是母亲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更多一些,因此怨恨会指向她,与父亲的关系是惧怕和疏离;也有与父亲关系不好的:一类是父亲是家里做主的,那么“把我扔给别人”这个决定也必然是父亲做的,所以怨恨父亲。还有一类是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与母亲产生了某种和解,积压的情绪就会指向父亲。一般父亲会对儿子要求多一些,引起与孩子之间的摩擦。
其次,失去归属感。我有一个朋友是85后,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小学高年级回到父母家,家里有自己的房间,父母待她也不错,可是她就是感觉自己的生活特别漂泊,所以很愿意跟大家一起玩儿。然而到了集体里,她又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孤独感,就像小时候跟表姐表弟们在一起一样。
没有归属感的人心是慌的。有的人会为了抓住某些看起来坚固不变的东西而委曲求全,例如婚姻,例如事业、金钱;有的人则干脆自我放逐,逃避到艺术、宗教、写作甚至酒、毒品中去寻求安慰。
再有,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的人际关系总是令他们惴惴不安。与父母家人的关系不亲密,甚至充满怨恨;与所有权威的关系都会处理不当,例如老师、领导;与同伴的关系也不好,惧怕、羡慕,期望得到接纳又处处感到自己的不同;与恋人或配偶的关系也同样不易处理,因为亲密关系中承载了太多我们对所有人际关系的期待和要求。很多这样的人表面上也能维持与家人的联系,甚至会有很好的同性朋友和配偶。但这样的人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和代价才获得这些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