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对父母都给予了孩子满满的爱。然而,父母在施放这些爱的同时,也附加了一些“赠品”,那就是控制。从婴儿到成年,孩子的生活都被父母操控着,像一只提线木偶,性格与心理被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父母的烙印。孩子攥在手里太久了是飞不起来的。爱究竟应该是什么?值得当下的父母仔细思考。
孩子成了父母的“金丝雀”
前不久,网络曝出这样一则新闻:成都一位11岁男孩鑫鑫离家出走,原因是回家太晚,被母亲训斥了一句:“没玩够你就接着出去玩。”家长苦苦寻觅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孩子,这时候鑫鑫正在捡废瓶子准备卖钱。
也许有人会疑惑,鑫鑫为何会放弃家里“养尊处优”的生活,去马路上捡废瓶子呢?
在新闻里,笔者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鑫鑫的卧室门口,贴着一张写有“爸爸我恨你”的小纸条,还有一张补课表,他的暑假被奥数、英语、围棋等补习班排得满满的……
鑫鑫喜欢玩篮球、滑板、陀螺、乒乓球、象棋,为了学习这些都被家长收了起来。鑫鑫喜欢骑自行车,妈妈把车钥匙藏了起来,怕他出去到处玩,被车撞到……
无独有偶,浙江的一位母亲给儿子定下了“规矩”,周末起床时间不能超过9点。这一天眼见儿子不起床,母亲有点着急了,来到儿子卧室,掐了儿子脖子一下,见还没有反应,就加大力气再掐,谁知这一掐之后孩子竟没有了呼吸……
最近,微信朋友圈竞相转发着一组照片——母爱的反面,这是一位俄罗斯女摄影师的作品,照片描述了一些非传统观念中的母亲形象和不开心的孩子们。骄傲的母亲身边是表情凝重的孩子;肥胖的母亲在孩子的身上寄托着自己的舞蹈理想,被束手束脚的孩子像个提线木偶。爱,成了孩子心中的牢笼。
越来越多的信息累积成这样的结论:孩子更像是家长养的“金丝雀”,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质上,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食无忧。而精神上,则听任父母摆布,像个提线木偶。养孩儿变成了一种交换或者投资,用优越的物质条件换取孩子的“听话”,成了很多家长的教育追求。
“听话”成了教育目标
“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始终是个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常和儿女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折射出了亲情味道,当然也有“孩子就得听家长的”的潜台词。
李萌有个四岁大的女儿,每当女儿不愿意去幼儿园或者不想吃饭时,她就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不听话就不给你买新衣服了。”此言一出女儿立刻乖乖就范。李萌想得很简单,只要是物质激励做得好,孩子能听自己的话,买什么都不在话下。
孙杨的孩子杨帆今年12岁,正在读六年级。由于贪玩,杨帆的成绩一直很不稳定,为此,孙杨走尽了心思,经常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最常用的一招就是拿同事家的孩子跟杨帆做比较:“你看那谁,从来不玩电脑,回家就写作业……”杨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实在忍无可忍:“他好你去给他当妈得了。”
“别人家的孩子”作为一个永远不可战胜的“敌人”,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其实并不是父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自己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希望能刺激一下他那已经麻木的心。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让孩子听话,还会示弱打“感情牌”:“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理解呢”、“我做了这么多,还不是为你”,希望通过让孩子感到内疚来逼迫他们听话。
“妈妈做了这么多的菜,你怎么也得吃两口啊!”晚饭的餐桌上,这样的对话不算少数。一旦孩子说“不想吃了”,当妈的就开始诉苦,自己为了这顿饭如何精心准备,早晨开始买菜,切菜怎么精细,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其实,或许孩子只是今天没有胃口,或者下午多吃了一点零食罢了。
更有家长喜欢“上纲上线”,动辄把问题提升到孝与不孝的高度,这让孩子一下就站在了道义的十字路口,就算硬着头皮也要听话。愚孝吗?那也比“不孝”强啊。
孩子小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差,让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得到发展,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他们,势必在限制孩子独立思维、独立行为、质疑精神的发展,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是看着父母的眼色、老师的脸色办事,成为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性的人。
攥太久 孩子不会“飞”
英国一家儿童教育机构曾经做过实验,将140对家长分两组,每组70个孩子,一组定期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让他知道孩子在每个阶段该如何发展。另外一组则任由家长教育孩子。当这些孩子7岁时,前一组的平均智商高于后一组。
这个实验说明: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可现如今,更多中国家长的教育水平还停留在“幼儿期”,因此,要想帮助孩子成长,家长也要与孩子一同“长大”,在孩子成长的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味要求孩子听话,会让孩子成为不会独立飞翔的笼中鸟。
小芸和男朋友浩宇交往已有段时间,原本小芸只是觉得浩宇的性格有点“面”,不是那种特别有主意的人。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在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小芸发现浩宇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凡事都得听他妈的。天冷了,浩宇给妈妈打电话,问该穿什么衣服;被领导数落了几句,要给妈妈打电话“倾诉”。最近两人正筹备着买车的事,小芸把自己选中的一款车给浩宇看,没想到浩宇说:“我得回去问问我妈。”小芸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和你妈结婚算了!别来找我!”
对浩宇的行为,小芸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还有这样的男人?在见过未来的婆婆后,小芸终于恍然大悟。浩宇妈妈是个女强人,自己经营一家公司,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平时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浩宇妈妈一人独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最重要的是,浩宇妈妈的性格太强势了,在家里说一不二,浩宇对她唯唯诺诺、言听计从。
“他呀,就是让他妈给管怕了。”小芸感慨,“从小就被这么强势的妈妈压着,自己就算有什么意见也从来不敢说。他对他妈是既害怕又依赖,觉得听妈妈的准没错,结果弄得现在成了个没主意的人。”
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人生还是要由自己来规划,就像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所说的:“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孩子小时候“听话”是件好事,要是长大了还只会“听话”,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